免疫系统异常导致抽动症,如何预防与治疗?

作者|孙霄昂,上海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免疫因素在抽动症发病中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免疫因素可能在抽动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可以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和病原体。然而,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它可能会攻击正常的身体组织,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抽动症的患者中,研究发现,他们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例如,某些抗体或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会攻击大脑或神经元,从而干扰神经元之间的正常通信,导致抽动症状的出现。免疫系统疾病,如过敏、风湿性疾病等,可能与抽动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此外,感染和发热等免疫系统的异常状态也可能加重抽动症的症状。

1996年《中国免疫学杂志》报道某儿童医院研究的21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E亚类进行的分析情况,提示抽动障碍发病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也有报道统计:20%-35%的抽动与感染后的自身免疫损害有关,其中约10%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其致病原因可能系链球菌感染后交叉免疫反应所致。

还有学者提出抽动障碍或伴发强迫障碍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有抗神经元抗体,该抗体的出现与既往急性风湿热或β溶血性链球菌性舞蹈病有关;临床上也发现感染发热可使抽动障碍加重,使用青霉素之后抽动症状减轻。

所以当抽动突然加重或药物治疗无反应时,我们可以尝试检查抽动障碍患儿有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即ASO,又称抗O)。

免疫因素导致的抽动症如何治疗?

针对免疫因素导致的抽动症,我们可以通过免疫调节来治疗。免疫调节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调整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恢复正常。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可能会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来治疗抽动症。例如,使用皮质类固醇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性,或者使用免疫球蛋白来调节抗体水平。

如何调整免疫功能缓解抽动症症状?

免疫因素导致的抽动症可能伴有其他免疫系统相关的症状。例如,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热、咳嗽、皮疹等。此外,抽动症的症状也可能更加严重,包括频繁的眨眼、咳嗽、肌张力障碍等。

如何调整免疫功能,缓解抽动症症状?

要调整免疫功能,缓解抽动症症状,首先需要明确孩子是否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如果存在,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药物治疗:针对免疫功能异常,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抗过敏药物等,以调节免疫功能,缓解抽动症状。

营养补充: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D、维生素E、锌等对免疫系统有益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从而缓解抽动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保持正常功能。此外,避免让孩子接触已知过敏原,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如何预防免疫因素导致的抽动症?

要预防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抽动症,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免疫功能异常。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定期体检:带孩子定期进行体检,监测免疫功能是否正常。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毒素、污染物等。
  2. 关注过敏症状:如果孩子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鼻炎等,及时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3. 营养均衡: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功能。
  4.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让孩子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生活方式。

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免疫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目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免疫因素与抽动症的确切关系。免疫治疗对于抽动症的疗效尚需深入探索。

预防抽动症与免疫因素的相关性,需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是解决抽动症的关键,建议患者及家属咨询专业医生,以选取适合的治疗方法。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综合治疗,我们有望为抽动症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