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殷荣荣 主治医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看病过程中的小故事。最近,在门诊碰到一个拥有焦虑型妈妈的Tourette 综合征小朋友,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孩子8岁,病史1年余,有多种运动抽动及发声表现,家长在外院就诊时给予A药物口服,口服1月左右家长觉症状反而加重,并且诉服药期间有各种不适症状,随之自行停药后至我院就诊,我院神经内科综合评估后,诊断为“Tourette 综合征”,给予B药物口服治疗。来复诊时,医生抽血监测药物相关副作用,结果提示血指标异常,于是,家长还未来就诊前,就急迫的擅自把药减掉一半,甚至又想马上停药。家长带检验报告来复诊时,我们详细的询问了用药后的效果及有无不适症状,综合孩子存在注意缺陷与多动的情况,和家长充分沟通,建议B药物减量维持,复查异常血指标,并建议加用C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考虑是否减停B药物,同时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及注意事项指导,但家长仍非常焦虑不安,认为西药治疗无效,反而加重症状,有想放弃一切药物治疗的冲动。
以上故事中这个家长焦虑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本身Tourette 综合征就让很多家长惶恐不安,加上治疗过程的不顺利,又加重了她的担忧,这样周而复始,显然对孩子的病情是百无一利的。
什么是Tourette 综合征?
Tourette 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又称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是一类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慢性神经精神发育性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面部、四肢及躯干的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与不自主发声性抽动,具有突发、快速、刻板、无目的、无节律等特点,是抽动障碍中症状最复杂、最严重的一种亚型。TS诊断标准:(1)同时有多种运动抽动和1种或多种发声抽动,但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不一定同时出现;(2)18岁前起病;(3)抽动首次发病后,抽动发作频率可增加或减少,抽动症状持续时间可超过1年;(4)抽动症状不由某些药物或物质或其他医疗事件引起。TS的病因尚不清楚,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种因素,患病率为 0.3-0.8%,男女比例为 3:1。Tourette 综合征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包括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硫必利、舒必利、氟哌啶醇、利培酮、奥氮平)、多巴胺和5羟色胺能受体部分激动剂(阿立哌唑)、α受体激动剂(可乐定、胍法辛)及其他药物(托吡酯)等,目前一线治疗主要包括硫必利、阿立哌唑及可乐定等。
接下来,从这个小故事中,我想重点讲解几点关于Tourette 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1.Tourette 综合征的康复需要时间和过程,切记不可心急,不要焦虑,不要过分关注、提醒孩子的发作情况,对孩子的抽动和发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帮助孩子消除紧张感和恐惧感,请家长一定保持耐心、爱心和恒心;
2.治疗过程要规范,药物治疗一般由小剂量起始后逐步加量,症状控制后需长期维持治疗,治疗过程中需不断评估药效、副作用及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请家长不要擅自减药、停药、过早换药或者加量。
3.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陪伴孩子,接纳孩子,给予足够的心理疏导。
4.孩子尽量不要玩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多户外活动。
5.当孩子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时,身心愉悦,情绪能够得到很好的释放,对于孩子的症状缓解会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