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心理支持

作者:张洁  上海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

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不自主的、快速的、突然的抽动。这些抽动可以是简单的,比如眨眼或耸肩,也可以是复杂的,比如跳跃或触摸物体,可以表现为运动抽动、发声抽动。

抽动症患儿可能会遇到以下心理问题:

社交障碍:由于抽动症状可能引起他人的误解和排斥,患儿可能会感到孤独和被排斥。

自尊心受损:长期的社交拒绝和负面评价可能导致患儿自尊心受损。

情绪问题:抽动症患儿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学习困难:严重的发声抽动可能会干扰患儿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因此,心理支持对这部分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支持可以有效地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应对能力,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支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习惯逆转训练(Habit Reversal Training, HRT)

习惯逆转训练是一种行为疗法,旨在帮助患儿识别抽动的预兆,并学会在抽动发生前进行抑制。HRT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意识训练(AT)、竞争反应训练(CRT)和社会支持。例如与孩子沟通,共同设定改变习惯的目标,并用正面激励来鼓励他们。通过示范、游戏化和给予选择权,让孩子积极参与习惯逆转训练。提供耐心支持,庆祝每一次进步,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该方法在治疗抽动障碍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好。

  1. 支持性心理治疗(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SPT)

支持性心理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消除疑虑和担忧,告知患者抽动症的症状虽然会带来不适,但多数在青春期后会逐渐消失,即使不能痊愈,遗留症状也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此外,SPT还涉及帮助患者应对应激和来自他人的歧视和嘲笑。

  1.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患儿对抽动症状的认知和行为反应来减轻症状的影响。CBT可以帮助患儿:

识别和挑战负面思维:帮助患儿识别和挑战那些导致情绪困扰的负面思维。

学习应对策略:教授患儿有效的应对策略,如放松技巧和问题解决技巧。

提高自我效能感:通过成功的经验,增强患儿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1. 暴露和阻止应答(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ERP)

暴露和阻止应答旨在通过让患者长时间面对这些感觉(暴露)和抵制抽动(阻止应答),患者可能会学会忍受不愉快的感觉(习惯化),习惯化会减少抽动的冲动或需要,从而减少抽动行为。ERP对于轻至中度强迫症和抽动障碍有效。

  5.放松训练(Relaxation Training, RT)

放松是一种帮助个体达到身心放松的技术,它通过调整呼吸、肌肉紧张度及意象等方式,帮助个体从全身心的紧张状态慢慢放松下来。RT包括深呼吸、渐进式肌肉训练和想象。RT作为整体性行为治疗中的一部分能够显著地缓解焦虑以及紧张的心情。

  6.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正念减压疗法是一种以正念为核心的心理干预方法,通过冥想训练,促进个体对感知、身体感觉、思维和情绪的非评判性当下意识的发展。可以改善注意力控制,忍受预兆冲动的不适,降低生理唤醒和情绪反。MBSR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减轻抽动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抽动症患儿在心理方面同样面临挑战,而心理支持则是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的重要途径。通过心理支持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必要时建议咨询专业儿童心理科。社会各界也应对抽动症有更多的理解与包容,为患儿创造一个友好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内心不适区,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艾晨颖, 赵春春, 陈孜 (2024). 对于多发性抽动症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心理学进展, 14(1), 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