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城市里的抽动障碍发病率更高?

作者|罗晓娜,上海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一般什么年龄段容易发病?

抽动障碍大多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成人发病者非常少见,发病高峰年龄为4-8岁,平均年龄约6岁,表现最严重的年龄在10-12岁,并可能持续到成年早期。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发病逐渐减少,症状逐渐减轻,60-70%在青春后期和成年期消失。

在门诊,我们遇到的最小的抽动障碍不足3岁,不过这个年龄阶段的抽动症状往往比较轻微,并且持续时间不长。

在抽动症高发年龄段,儿童正处于学术学习和社交技巧的发展阶段,独特的身体动作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学校或其他公共环境中遭受同伴的取笑或欺凌。这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也可能对他们的社交、情绪以及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可能会感到羞耻,尽力隐藏抽动,而这可能会增加压力并可能导致抽动症状的加剧。

抽动障碍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并可能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例如,抽动可能会干扰到他们的视线,使他们无法聚焦在学习上。此外,一些儿童可能感到抽动导致疼痛、肌肉酸痛等。

随着年龄的成长,许多人的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减少或消失,但也有一些人的症状可能持续到成年。然而,即使症状消失,早年的经历可能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包括焦虑、抑郁和自尊心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抽动障碍。

男孩、女孩发病率有区别吗?

一项对我国1992年至2010年的13项流行病学研究Meta分析显示,我国3-16岁抽动症的患病率约为6.1%,其中短暂性TD、慢性TD和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的患病率分别为1.7%、1.2%和0.3%[1]。我国18岁以下人群占20%左右,据此估算,我国约1000万TD患者,其中TS患者达200万[2]。男女患病比例为2.22-8:1[1-2]。

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导致这明显性别差异的原因,但有几个可能的理论。

首先,可能涉及基因和遗传。

一些研究表明,男性可能有某种遗传特质,使他们更容易产生抽动障碍的症状。

其次,激素也可能发挥了作用。

男性和女性的激素水平在性别、年龄和生理状态上都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可能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系统,进一步影响抽动的发展。

最后,环境因素也可能占一部分原因。

不过,就近几年我院的门诊抽动患者来看,男女比例差别似乎并没有那么明显,可能是因为上述数据为十年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越来越小。

城市、农村地区有差异吗?

据统计,抽动症患者城市高于农村。这往往与以下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生活压力以及生活方式。

城市的快节奏生活,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以及社会竞争都可能为抽动障碍的发病构成一定的环境压力。此外,城市生活对人的一些行为习惯,如长时间观看电子产品,缺少室外活动等都可能与抽动障碍有关。

另外,医疗水平的差异和对抽动症的认识差异也可能是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些农村孩子可能未能被及时发现,或者医生未能及时诊断也是统计存在差异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Yang, C.,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tic disorders for children in China. Medicine, 2016. 95(30).

2. 卢青,孙丹,刘智胜, 中国抽动障碍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 36(9): p. 647-653.